首頁 > 取費標準>國土資源調查預算標準(地質調查部分) |財建[2007]52號
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國土資源調查預算標準》(地質調查部分)
財建【2007】52號
說 明
一、為加強國土資源調查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和部門有關制度、辦法及規定,結合國土資源調查項目預算管理要求,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組織制定了《國土資源調查預算標準(地質調查部分)》(以下簡稱預算標準)。
二、本預算標準適用于國土資源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編制、審查及管理。
三、本預算標準是根據地質調查工作特點和項目預算管理的要求,依據《國土資源調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4〕192號)的有關規定,運用地質調查預算定額資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預算標準中不含生產設備折舊費、職工福利費、利稅等,管理費為5%。
四、本預算標準由工作手段預算標準、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預算標準和地區調整系數三部分組成。
五、工作手段預算標準包括:地形測繪、地質測量、遙感地質、物化探、鉆探、山地工程(坑探、淺井、槽探)、巖礦試驗、其他地質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預算標準包括:人員費、專用儀器設備費、勞動保護費、外協費、管理費等。
七、本預算標準是以全國基礎水平為主要依據制定,對不同地區野外工作費用支出的差異,通過地區調整系數進行調整。地區調整系數主要考慮野外施工期、工資水平、運輸條件等主要因素。
地區調整系數適用于地形測繪、地質測量、物探、化探、鉆探、坑探、淺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項目中的野外作業部分。地區調整系數不適用于地形制圖、航空物探、航空遙感、遙感地質解譯、海洋地質調查、巖礦試驗和其他地質工作中的設計論證編寫、綜合研究及編寫報告、報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項目中除野外作業的其他部分。
八、本預算標準中暫缺的工作手段內容,可參考使用相關行業預算(費用)標準。沒有可參考使用的行業標準時,可按照《國土資源調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根據實際情況和有關資料自行測算確定,使用時應說明并附測算依據。
九、本預算標準將根據社會經濟、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和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應用以及其它有關情況及時修訂。
十、本預算標準由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
目 錄
第一章 地形測繪 1
第一節 地形測量 1
第二節 制 圖 3
第二章 地質測量 7
第一節 區域地質調查 7
第二節 專項地質測量 9
第三節 區域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地質調查 11
第四節 專項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地質測量 13
第五節 區域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 15
第六節 專項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測量 17
第三章 遙感地質 18
第一節 航空遙感彩色攝影 18
第二節 遙感地質解譯 20
第四章 物化探 20
第一節 地形等級劃分 20
第二節 物 探 21
第三節 化 探 32
第四節 物化探測網與剖面布設 35
第五節 航空物探 36
第五章 鉆 探 39
第一節 礦產地質鉆探 39
第二節 水文地質鉆探 41
第三節 地熱鉆探 43
第四節 工程地質鉆探 44
第五節 原位測試 45
第六章 山地工程 50
第一節 坑 探 50
第二節 淺 井 52
第三節 槽 探 54
第七章 巖礦試驗 54
第一節 巖礦分析 54
第二節 化探分析 58
第三節 土壤分析 60
第四節 水質分析 63
第五節 光譜半定量分析 64
第六節 非金屬礦物性測試 65
第七節 煤質分析 66
第八節 巖礦鑒定與試驗 68
第九節 選冶試驗 73
第八章 其他地質工作 73
第十章 地區調整系數 76
第十一章 地質調查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 76
第一章 地形測繪
第一節 地形測量
一、控制測量
(一)工作內容
踏勘,選點,埋石,造標,量距,觀測,計算,資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二)困難類別
困難
類別
特 征 說 明
Ⅰ
1.平地或比高在100m以內的丘陵區,地貌基本完整
2.地物較少的地區,建筑物20%以內,行人車輛較少的城鎮工廠區
3.通視條件好
4.交通比較方便
Ⅱ
1.比高在100~200m之間,有少量沖溝雨裂,挖掘開采區
2.人工建筑物較多的地區,建筑物在30%以內,行人車輛較多的城鎮工礦區
3.20%面積有高桿作物、林地
4.通行有困難的水網、沼澤、梯田區
Ⅲ
1.海拔1500~2000m之間,比高在200~300m之間,梯田密集無規則,地貌較復雜
2.農村居民地密集地區,人工建筑物較多、較亂的工礦區,一般等待可持續作業的城鎮工礦區
3.蒿草、高桿作物大面積連片、林木覆蓋面積在40%以內
4.測區內存在車輛難以通行的水網、沼澤、沙漠地區
Ⅳ
1.海拔2000~2500m以內,比高在300~400m之間,挖掘開采區、沖溝雨裂密集區、地貌破碎的山區
2.中等發達城鎮,行人車輛來往頻繁,街巷深窄,影響正常作業的城市工礦區
3.蒿草、高桿作物、森林覆蓋面積在60%以內
4.測區內車輛不能到達,通行完全靠步行的地區
Ⅴ
1.海拔2500m以上,比高在400m以上,地貌特別破碎的高山區、沖溝雨裂特別密集的地區、特別復雜的石林、石峰地區等
2.發達城市區,管線縱橫交錯,行人車輛密度高,嚴重影響正常作業的城市工礦區
3.通視極困難,灌木林、高桿作物、森林覆蓋面積在60%以上
4.交通特別困難的懸崖陡壁,石林、石山較多地區,密集的帶刺灌木林、多層植被密集區,極難通行的喀斯特區
注:困難特征符合其中一條的,即可執行相應類別。
(三)控制測量預算標準
單位:元
測量方法
技術條件
計量
單位
困 難 類 別
導線測量
一級導線
km
798
898
1021
1195
1434
二級導線
561
628
715
836
1004
水準測量
二等
567
637
725
848
1018
三等
284
319
363
424
511
四等
143
160
182
213
255
圖根
72
81
91
107
128
GPS
C級網
點
1913
2325
2789
3626
4484
D級網
1648
1976
2371
2846
3699
E級網
1333
1599
1919
2303
2994
注:本標準用于不以測圖為目的的控制測量。當工程遠景需要明確控制面積大于測圖正常布網的,測圖范圍以外的控制工作量可按本標準執行。
二、地形測量
基本控制測量,圖根測量,測圖,計算,資料整理,繪圖并提供100份以內印刷紙圖。
困難類別特征說明同控制測量。
(三)地形測量預算標準
單位:元/km2
比例尺
1:10000
1678
2182
2945
4123
6185
1:5000
2860
3717
5019
7010
10515
1:2000
8079
10503
14180
19805
29707
1:1000
12449
16183
21847
30586
45879
1:500
18598
24177
32638
45694
68542
注:1.數字化測圖,按本標準提高30%。
2.采用航測方法時,本標準包括攝影資料費。
3.地形圖草測按本標準的65%計算。
第二節 制 圖
一、地形圖編繪
資料搜集,展點,拼貼,編繪,照相,填表,整飾,校驗,印刷全過程。
1.地形平坦、等高線圖形簡單、土壤植被單一、符號簡單的地區,或有大片沙漠、戈壁、草原、沼澤、森林的平坦地區
2.有少量簡單圖形的居民地、線狀地物稀少、有零星獨立地物的地區,或有少量坎子、河流的大片水田地區
1.平緩的丘陵區,山腳或居民地與線狀地物稀疏、有少量獨立地物或勘探工程的地區
2.水網中有稀疏的河灘、沙地、沼澤或少量沙丘的平坦沙地或高原風蝕殘丘區
1.輪廓簡單的街區及少量散列房屋的居民地,道路網中等密度,有少量路堤、路塹的丘陵地區
2.地貌切割中等,有部分斷崖雨裂,并有輪廓較簡單的土壤、植被分布的中山區
3.水網密度中等且有少量圍堤、水工建筑物且有其它獨立地物的平坦地區,或居民地、道路網較稠密的平坦地區
4.中等密度的小沙丘地、多壟沙地、新月形沙地或海灘、沼澤、蘆葦地區或勘探工程較多的山地或田坎較多的平地
1.居民地面積較大的城鎮和工礦區,獨立地物較多、線狀地物較密的地區
2.地物切割劇烈,斷崖、雨裂多,水系稠密的地區,或分布密集的沙丘、沙壟或新月形沙地的地區
3.水網交錯復雜、水工建筑細小且多,或有大量的河流叉道、牛軛湖及小湖泊、池塘密布的丘陵地區
4.道路網發達、田坎稠密的丘陵地區或勘探工程密布的山地,或居民地、道路網稠密、溝渠呈網狀分布的平坦地區
1.居民地、水系很密,道路網發達的人煙稠密區或城市地區
2.地貌切割很劇烈,地形破碎、水網發達地區,或山坡陡峻、多巖石的山脊斷崖、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區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水網稠密復雜、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區
4.農村居民地密布,獨立地物很多,田坎密集的山區丘陵區
5.勘探工程密布,并有大量采掘地、礦渣堆的山地丘陵區
6.鐵路、雙線道路、路堤、路塹密集,并有很多獨立地物或復雜植被的地區
(三)地形圖編繪預算標準
單位:元/幅
地形圖
編 繪
3406
4063
4919
6031
7717
4505
5486
6764
8425
10942
1:25000
6525
8107
10171
12851
16913
地
理
底
圖
編
繪
736
999
1404
1864
2563
1081
1516
2124
2831
3826
1828
2007
3588
4931
6712
1:50000
2260
2984
4385
6006
7801
1:100000
2879
4083
5792
7784
10162
1:250000
3057
4503
6405
8956
11823
1:500000
3055
4906
6988
9535
12436
1:1000000
3460
6427
9369
12565
16856
注:1.計算機成圖按本標準提高80%。
2.照相、印刷每幅按1000元計算。
二、地形圖數字化
(一)困難類別
4.農村居民地密布,獨立地物很多,田坎密集的山區丘陵地
(二)地形圖數字化預算標準
Ⅰ~Ⅲ
Ⅳ~Ⅴ
1:500~1000
382
763
888
1662
2463
2501
4387
3417
5742
4365
7351
5326
8983
6885
11417
10066
17137
三、地質圖數字化
地質界線稀疏,構造線、產狀符號、花紋符號很少,地質點、勘探工程、井、泉等分布很稀
地質界線密度中等,分布明顯,構造線、產狀符號、花紋符號、地質點、勘探工程等較多
地質界線較多,各種構造線、產狀符號、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等分布較廣、較多
地質界線密度大,地質內容復雜,各種構造線、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符號等分布廣、密度大
地質界線密度很大,地質內容復雜,各種構造線、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符號等分布廣且密度大
(二)地質圖數字化預算標準
比 例 尺
1:5萬~1:25萬
13000
22000
1:50萬~1:250萬
12000
20000
四、地質圖計算機成圖
地質界線密度中等,彎曲不大,分布明顯,構造線、產狀符號、花紋符號、地質點、勘探工程等較多
地質界線密而不明顯,各種構造線、產狀符號、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等分布較廣、較多
地質界線密度大,曲折、復雜破碎,各種構造線、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符號等分布廣、密度大
地質界線密度很大,分布不明顯,曲折、復雜、破碎,各種構造線、花紋符號、勘探工程符號等分布廣且密度大
(二)地質圖計算機成圖預算標準
計算 單位
平面地質圖(全開)
幅
1202
1732
2121
3146
平面地質圖(對開)
719
1037
1272
1909
區域地質圖
1:5萬~1:100萬
2474
3464
5478
9779
15316
剖面圖
cm
2.4
4
5
6
槽探、淺井、
坑道圖、柱狀圖
第二章 地質測量
第一節 區域地質調查
一、工作內容
標定地質點,路線調查,觀測記錄,樣品及標本采集,野外資料整理,野外檢查驗收與補課等全部野外工作和相應室內整理。
二、地質復雜程度分類
類 別
(簡單區)
沉積巖地區,巖層產狀平緩,巖相穩定,標志層明顯或巖層輕度變質(面積小于5%),褶皺構造較簡單,斷裂不發育,礦化標志少
(中常區)
巖層輕度變質,面積約占測區5~25%,巖相不穩定,標志層不甚明顯,褶皺、斷裂較發育,礦化標志較明顯
(復雜區)
巖層具中深程度變質,巖性復雜,巖相變化較大,褶皺、斷裂十分發育,并有多期次、多成份的侵入巖、混合巖、脈巖出露,礦化(礦床)標志廣泛分布
三、區域地質調查預算標準
地質復雜程度
備注
實測
87
108
129
修測
56
68
82
499
624
749
B1區
B2區
75
B3區
50
B4區
42
注:1. 1:25萬實測標準用于圖幅中的空白區部分;修測標準用于圖幅中已做過1:20萬或1:5萬區調(未做片區總結)的部分,須按面積分別計算費用。已做過片區總結的部分不計算野外工作費用。
2. 1:25萬B1、B2、B3、B4區根據單幅圖地質調查路線總長度劃分:
B1類:≥3000km; B2類:<3000、≥2500km;
B3類:<2500、≥2000km; B4類:<2000、≥1500km。
第二節 專項地質測量
根據1:5萬區調或前人工作資料,有目的的開展某礦種和遠景評價工作,確定進行相應比例尺的地質填圖,礦產普查及綜合研究工作,包括編寫工作設計、野外工作、室內資料整理、檢查驗收等全部工作。
地質復雜程度同區域地質調查。
三、專項地質測量預算標準
備 注
306
378
498
本標準為正測,簡測為正測的77%,草測為正測的65%。
722
903
1084
2253
2816
3379
4908
6135
7362
17213
21515
25818
37996
47494
56992
四、地質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單位:元/km
865
1080
草測剖面按本標準的65%計算。
1440
2190
2197
2892
4395
2905
4414
8487
18390
第三節 區域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地質調查
通過調查區域地形地貌景觀及形成原因,調查地表水系分布與成因,地下水資源狀態,調查區域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尤其是第四紀地質時代、成因、巖性、分布特征,新構造運動的性質及成因,調查生態環境地質狀況。基本查明含水巖組(系)巖性、結構、厚度、分布、水質、水量、地下水埋藏條件及運動規律,計算地下水天然資源,查明生態環境地質狀況。
特征說明
地質地貌條件變化不大,構造單一,沒有或很少有斷裂和褶皺,地層簡單,巖相穩定,巖石成分均一,標志層清楚,很少明顯的地質作用現象。含水層是層狀,厚度較穩定,地下水化學成分均一,人工對地下水的流場和水質等無大改變,氣象水文條件好,交通方便
區域地形地貌起伏變化,有顯著的斷裂和褶皺構造,地層復雜但有一定研究,巖相不穩定,巖石成分不均勻,有一定標志層,存在明顯的地質作用現象,含水層的深度厚度有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較復雜,地下水流場和化學成分受到人為活動影響,氣象水文條件較復雜,交通條件較差
區域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劇烈,具有多次和巨大的褶皺和斷裂構造,地層復雜且缺少研究,巖相極不穩定,巖石成分極不均勻,無明顯標志層,劇烈的地質作用現象廣泛存在。含水層的深度厚度變化極大,地下水化學成分復雜,地下水流場和化學成分受人為影響極大。氣象水文條件復雜,交通極不方便
三、區域水文地質調查預算標準
29
36
43
本標準為實測,修測為實測的77%,編測為實測的50%。
1:200000
51
64
76
100
124
148
四、區域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預算標準
49
61
80
120
140
173
208
第四節 專項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地質測量
研究地下水露頭及其來源,對已有供水井、鉆孔和水源地以及對區域的地表水位進行研究,記錄描述測繪與地下水活動有關的自然地質現象,采取水樣,描述地貌因素及自然地質作用,測量地質點的位置高程,對典型地質現象拍照,記好工作日記,編制水文地質圖、地貌圖等。
水平的或傾斜很緩的地層,構造簡單,巖性穩定均一,第四紀地層均勻分布,風蝕或風成地形,以及寬廣的河谷平原地區,含水層穩定,交通方便
褶皺及斷裂較發育,有過一些研究,但不夠,標志層不清楚,巖相、巖性不穩定,第四紀沉積物不均勻,有多級階地顯示不清,巖性巖相變化較大,巖溶地形較發育,交通不夠方便,山區地形約占50%左右,含水層不太穩定
構造復雜,褶皺及斷裂發育,變質巖有多期多次的侵入巖,大量分布,地層復雜,巖性巖相變化極大,第四紀沉積物不均勻錯綜復雜的地區,復雜的堆積的山間盆地和巖溶發育地區,交通極不方便,山區地形占70~80%,地貌難以鑒別,含水層不穩定,規模和邊界不易判定
三、專項水文地質測量預算標準
197
247
296
359
449
538
926
1157
1388
1958
2448
2938
8194
10242
12291
四、專項生態環境地質測量預算標準
293
366
439
600
899
1706
2132
2531
3945
5917
17810
22262
26715
第五節 區域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
調查區域巖土體工程地質特征,地質構造,特別是新構造活動,構造現今活動性、活動斷裂、地震活動、現今應力場、現今地殼運動方式及強度等規律性,地貌及水文地質特征,外動力地質現象分布的規律性,主要環境工程地質問題,尤其是自然地質災害的分布和發育規律,天然建筑材料和主要景觀資源的分布狀況。
地形簡單,地貌類型單一,地質結構簡單,巖性單一產狀水平或緩傾,巖性巖相變化不大,巖、土工程地質性質良好,區域性地下水位基本穩定,現代動力地質作用和現象及地質災害不發育,無建筑物變形或其它“病害”現象
地形簡單,地貌類型單一,地質結構較復雜,巖性巖相不穩定,層數較多,產狀常呈傾斜或尖滅,巖土工程地質性質較差,區域性地下水波動較大,現代動力地質作用和現象及地質災害中等發育,已有建筑物變形或其它“病害”現象不多見
地形復雜,地貌類型復雜,地質結構復雜,巖性巖相變化大,層數多,產狀多變,巖、土工程地質性質不良,各種類型地下水相互關系復雜,現代動力地質作用和現象及地質災害廣泛發育,已有建筑物變形或其它“病害”現象多見
三、區域工程地質調查預算標準
18
23
27
37
45
55
102
121
四、區域環境地質調查預算標準
13
15
32
41
48
53
65
79
115
144
170
第六節 專項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測量
搜集與研究區域地質資料,實地測繪勘察現場及附近地層的巖性、地質構造、第四紀地質、地貌、自然地質現象、不良地質現象等,測量地質點的位置、高程,對典型地質現象拍照,采取標本等,編制工程地質圖、素描圖、地質剖面圖。
巖層產狀水平或傾斜很緩,地層簡單,露頭出露良好,地形平坦,易于通行
有顯著的褶皺、斷層,巖性變化不穩定,露頭出露中等,有不良地質現象但不復雜,地形起伏較大,河流、灌木較多,有時需繞道而行
有復雜的褶皺、斷層,巖性變化復雜,種類繁多,露頭出露不良,有復雜的不良地質現象,通行困難
三、專項工程地質測量預算標準
271
340
409
493
616
739
1137
1421
1704
2721
3402
6994
8742
10489
四、專項環境地質、地質災害測量預算標準
218
272
342
395
620
911
1429
2181
2722
3422
5605
8793
第三章 遙感地質
第一節 航空遙感彩色攝影
飛行攝影,攝影處理,沖洗印像,檢驗修正,提交攝影資料。
二、航空攝影類區劃分
類 區
地 區 劃 分
Ⅰ類區
東北松遼平原、華北平原、華東平原、準葛爾盆地、內蒙古草原
Ⅱ類區
新疆塔里木盆地、河南豫西、甘肅(不含祁連山)東部黃土高原、山西、陜西秦嶺以北、東北三江平原、蘇北、皖北、山東泰山、廣東
Ⅲ類區
江西、浙江大部、廣西南部、湖北、湖南大部、東北大小興安嶺地區、新疆阿爾泰山脈和天山中(東)部、四川盆地、青海東部、海南島
Ⅳ類區
云南昆明地區、福建、甘肅祁連山、新疆天山西部和阿爾金山、陜西秦嶺以南、甘肅白龍江、湘南和湘西北等
Ⅴ類區
西藏、貴州、云南(不含昆明地區)、四川(不含四川盆地)
三、航空遙感彩色攝影預算標準
規格:23×23 單位:元/km2
攝影比例尺
航 空 攝 影 類 區
1:8000
581
685
809
953
1178
431
510
607
717
882
1:15000
264
314
367
440
547
1:20000
196
234
274
327
406
126
204
248
1:30000
103
123
145
169
207
1:35000
85
101
119
142
176
54
63
73
89
1:60000
34
1:70000
31
58
注:1.本標準不含調機、安裝儀器及到達、離開測區機場的往返小時費用和飛機月租費。調機費和飛機月租費按下表計算:
調機費(萬元/測區)
飛機月租費(萬元/測區)
高空
36.5
68.4
低空
14.4
27.0
2.以航高3000m為界,低于3000m時采用雙水獺或Y-12飛機(簡稱低空);超過3000m時采用呼喚或里爾飛機(簡稱高空)。
3.低空按每2000km2為一個測區,高空按每20000km2為一個測區,不足一個測區面積的按一個測區計算。
4.航空收費標準以民航局發[1994]30號文為依據,若有調整應另行計算。
第二節 遙感地質解譯
建立解譯標志,填寫解譯標志卡片、初譯、室內檢查驗證、詳譯、編制解譯草圖。
二、航(衛)片可解程度分類
地區航(衛)特征
(良好)
巖石出露良好,影像清晰,地質解譯標志明顯,在像片上可區分出不同的巖石,較準確的解譯出全區的構造輪廓和大部分地質體之間的接觸界線,可直接測量巖脈石
(中等)
大部分地區有巖層出露,影像清晰,地質解譯標志明顯,從航片上解譯出區內的構造輪廓和部分地質體之間的接觸關系
(差)
測區內大部分被植被及第四紀堆積物覆蓋,基巖露頭零星,影像模糊,地質體解譯標志不明顯,只解譯出部分地質體之間的接觸關系
三、遙感地質解譯預算標準
航(衛)片可解程度類別
0.62
0.79
0.95
2
3
17
21
71
232
524
735
944
注:本標準不含航片和遙感數據購置費。
第四章 物化探
第一節 地形等級劃分
一、物化探工作確定地形等級的界限
1.小于1:5萬區域物化探測量的地形等級以全國1:5萬地形圖劃級統一標準執行。
2.等于1:5萬區域物化探測量(自由網)時,測(工)區面積等于或接近1:5萬圖幅面積時,以全國1:5萬地形圖劃級統一標準執行或以四個地形要素劃分標準及分值表、確定表定級。
3.1:5萬區域物化探測(工)區面積小于一幅圖幅面積時和大于或等于1:5萬的物化探普查、詳查測量,計算要求以四個地形要素按“地形要素劃分標準及分值表”及“地形等級確定表”確定。
二、地形要素劃分標準及分值表
物
密集的居民點、建筑物、樹木、竹林、荊棘、藤條、雜草等
占測(工)區面積的0~10%,視野開闊
占測(工)區面積的11~20%,平均視距大于200m
占測(工)區面積的21~30%,平均視距達到100~200m
占測(工)區面積的31~50%,平均視距達到40~100m
占測(工)區面積的51%以上,平均視距在40m以內
分值
1
貌
大面積密集梯田、陡坎(高1m)、長年積水的河(渠)、湖泊、水庫、水塘、沼澤、鹽湖、較寬(深)的雨裂、沖溝、大面積的風化碎石、沙漠、沙丘、松軟土質地帶等
占測(工)區面積的0~10%,通行方便
占測(工)區面積的11~20%,通行方便
占測(工)區面積的21~30%,能直達點位的較多
占測(工)區面積的31~50%,有40~60%點位要繞行到達
占測(工)區面積的51%以上,有61%以上點位要繞行或攀登通行到達
8
12
坡
度
測線上或測區內總平均坡度5°以內
測線上或測區內總平均坡度5°~10°
測線上或測區內總平均坡度11°~18°
測線上或測區內總平均坡度19°~29°
測線上或測區內總平均坡度30°以上
7
10
14
19
比
高
測線上或測區總平均高差小于50m。
測線上或測區總平均高差51~100m。
測線上或測區總平均高差101~200m。
測線上或測區總平均高差201~350m。
測線上或測區總平均高差在351m以上。
11
三、地形等級確定表
地形等級
1.5
2.5
3.5
4.5
10~13
14~16
17~20
21~24
25~30
31~35
36~43
44~52
53~55
第二節 物 探
一、磁法
生產準備,安裝儀器,觀測記錄(包括對基點、輔助點),取下儀器,遷移下一觀測點,地質觀測,記錄描述,對典型地質現象拍照,物性標本采集,定名與測定,檢查觀測結果,計算、復算觀測結果,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工作報告(總結)。
(二)磁法測量預算標準
網度 (m×m)
地 形 等 級
500×100
429
490
655
771
500×200
322
369
421
491
579
250×50
958
1095
1252
1644
1957
100×40
1652
1801
2146
2929
4965
100×20
2276
2435
2798
3613
5772
50×20
4275
4577
5254
6781
10824
20×10
16091
16846
18577
22438
32613
10×5
52584
54116
57472
65219
85888
(三)磁法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點距 (m)
40
389
416
476
983
20
445
475
706
1127
621
650
868
1265
853
873
931
1051
1377
二、重力
生產準備,安裝儀器,定點定位,觀測記錄(包括對基點、輔助點),取下儀器,遷移下一觀測點(包括近區地改實測),地質觀測,記錄描述,對典型地質現象拍照,物性標本采集,定名與測定,檢查觀測結果,計算、復算觀測結果(包括地改),繪制草圖,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工作報告(總結)。
(二)區域重力測量預算標準
點密度
1點/120km2
9
1點/30km2
24
33
1點/6km2
90
114
1點/2km2
137
150
226
301
4~5點/km2
373
417
502
689
(三)重力測量預算標準
2595
2890
3383
4373
6558
6210
6915
8093
10464
15688
9913
11151
12819
15833
21049
12517
14078
16184
19989
26575
(四)重力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點距
(m)
583
648
759
982
1471
843
938
1099
1419
2128
1065
1185
1794
2690
1658
1835
2109
2606
3463
2762
3165
3503
4171
5131
3527
3959
4456
5175
6043
三、電法
生產準備,安裝儀器,布站(包括放線布極)觀測記錄,通電跑極,計算搬站(包括收站),遷移下一觀測點,地質觀測,記錄描述,對典型地質現象拍照,物性標本采集,定名與測定,檢查觀測結果,計算、復算觀測結果(包括地改),繪制草圖,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工作報告(總結)。
(二)激電中梯(長導線)測量預算標準
AB距 (m)
1200~1600
250×60
5489
6079
7276
9203
12771
13410
14814
17786
22432
30967
19242
21309
25525
32193
44438
35064
38942
46532
58281
81630
130909
145847
173854
217267
305788
(三)激電中梯(長導線)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點距 (m)
60
963
1066
1276
1614
2239
1209
1339
1604
2023
2792
1970
2189
2615
3289
4587
3669
4086
4871
6088
8568
(四)激電中梯(短導線)測量預算標準
3182
3521
4231
4899
6492
9377
10365
12447
14279
18863
15936
17612
21151
24266
31652
31046
34540
41178
47592
58965
113839
125838
151617
176015
307034
(五)激電中梯(短導線)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818
1138
1773
1108
1224
1470
1687
2621
1384
1541
1836
2123
3293
2741
3030
3651
4239
6523
(六)激電測深測量預算標準
單位:元/點
AB距
4000
1096
1219
1442
1826
2346
注:1.AB距每減少1000m按本標準降低15%。
2.AB距每增加1000m按本標準提高20%。
(七)視電阻率中梯測量預算標準
1029
1151
1372
1720
2343
1123
1245
1494
1867
2564
1741
1951
2339
2943
3278
3650
4383
7572
(八)視電阻率聯合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500
39
44
110
57
77
94
130
注:1.AB距<500m按本標準降低10%。
2.AB距>500m按本標準提高15%。
(九)視電阻率垂向電測深測量預算標準
816
905
1092
1349
1903
(十)視電阻率對稱四極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52
67
109
注:1.AB距<1200m按本標準降低20%。
2.AB距>1600m按本標準提高15%。
(十一)充電法電位和梯度測量預算標準
1107
1233
1478
1848
2593
677
751
1167
1566
472
560
714
1003
400
444
535
673
937
(十二)自然電場法電位測量預算標準
645
716
861
1074
1500
379
422
508
632
884
277
308
371
462
646
188
225
282
397
(十三)瞬變電磁法測量預算標準
裝置
Tx邊長 極 距
中心回線重疊回線
50m
50×25
174
100×25
118
155
193
240
300
100m
100×50
164
212
261
326
200×50
177
229
280
350
438
200m
200×100
246
317
393
612
400×100
268
343
420
656
偶級
TR≤60m
70
152
旁線裝置提高25%
83
185
TR>60m
189
99
149
223
定源回線
300m×600m
100×20(25)
96
214
320
100×40(50)
276
414
200×20(25)
153
344
200×40(50)
133
199
299
(十四)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預算標準
探測深度
0~15
<1
62
0~75
1~5
231
331
0~150
190
250
310
0~300
302
332
401
694
(十五)大地電磁測深測量預算標準
項目
剖面
<1000
1567
1640
1892
2054
1001~2000
1971
2089
2187
2522
2739
2001~5000
2612
2735
3153
3424
5001~10000
3449
3656
3829
4419
4793
注:1.點距大于10000m時每增加1000m,按本標準提高15%。
2.本標準適用深度為2500m,深度每增加500m,按本標準提高10%。
(十六)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測量預算標準
頻率范圍
(Hz)
≤50
1~8192
541
808
1134
100~200
690
907
1577
985
1301
1627
2316
1000
1937
2415
3400
0.125~8192
641
705
847
1044
897
1182
2069
1281
1410
1675
2106
2956
1922
2119
2562
4434
(十七)甚低頻測量預算標準
項 目
預算標準
電分量
磁分量垂直分量
磁化水平分量
極化橢圓傾角
注:每增一個分量,按本標準提高40%。
四、地震
生產準備,布站,調節儀器及檢查各項通路,放炮,記錄,收站,儀器站轉移。
(二)淺層地震一次觀測法測量預算標準
炸藥量
(kg)
井深 (m)
地形 等級
檢波器間距(m)
≤1
415
436
521
437
459
487
549
485
514
518
545
578
651
2~3
448
471
563
494
591
523
554
625
589
623
702
434
457
483
657
584
613
733
727
875
912
注:Ⅲ級地形按本標準提高15%,Ⅳ級地形按本標準提高45%。
(三)淺層地震多次迭加法測量預算標準
井深
地形
等級
257
287
313
383
283
304
329
404
349
428
5~12
351
380
467
注:1.Ⅲ級地形按本標準提高15%,Ⅳ級地形按本標準提高45%。
2.井深大于12m時,每增加4m,按本標準提高10%。
3.炸藥量大于1kg時,每增加1kg,按本標準提高5%。
4.接收道數大于48道時,折合為48道地震儀的計價條件物理點。計算公式為:計價條件物理點=生產物理點×〔1+(N-48)/48×30%〕,其中N為接收道數。
五、放射性
生產準備(校對儀器),觀測記錄,遷移下一觀測點,地質觀測記錄描述,檢查觀測結果,計算、復算觀測結果,繪制草圖,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工作報告(總結)。
(二)伽瑪總量測量預算標準
1.面積測量
網度
(m×m)
104
166
198
316
443
697
846
1022
1005
1143
1415
1539
1711
1930
2195
2717
2955
3285
7950
9041
11193
12173
13534
27045
30758
38078
41414
46043
2.剖面測量
35
86
106
141
127
181
146
209
172
203
245
290
236
335
398
(三)伽瑪能譜測量預算標準
1.面積測量
159
292
347
570
764
1040
1014
1256
1524
1841
1807
2059
2549
2771
3080
3469
3953
4894
5320
5914
14293
16287
20163
21919
24363
2.剖面測量
98
117
136
191
244
442
222
312
394
712
(四)常規測氡、RaA法測氡預算標準
741
844
1041
1396
1900
1463
1852
2294
2783
3365
3315
3761
4655
5061
5630
6365
7221
8938
9717
10810
26222
29750
36821
40033
44533
89207
101209
125266
136192
151503
281
465
634
652
454
562
750
636
786
1050
1432
772
872
1076
1439
(五)活性炭測量預算標準
477
543
674
1212
1387
2293
3120
2393
3041
3767
4572
5522
5421
6178
7648
8313
9241
10408
11862
14684
15961
17743
42880
48868
60496
65756
73096
158
184
228
407
464
573
731
906
1098
1326
665
840
1264
1523
936
1181
1461
1772
2135
六、測井
生產準備,井場布置(包括儀器調節、下放電纜),進行測量(包括選擇技術條件,提升電纜,觀測記錄,檢查),井場整理解釋,換接井下裝置、收拾井場(包括取下儀器、設備),計算,繪制圖表,整理測試結果,提交原始資料和測井工作報告(總結)。
(二)測井預算標準
預算標準(元)
視電阻率測井
m
電化學測井
放射性測井
井徑測井
井溫測井
井中磁測
1點/1m
1點/5m
1點/10m
1點/20m
測井斜
水文測井
激電測井
三側向測井
密度測井
第三節 化 探
一、土壤測量
生產準備,采樣,觀測記錄,留標志,檢查采樣質量,加工樣品,送樣,編制成果草圖,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化探工作報告(總結)。
(二)土壤測量預算標準
122
200
305
167
205
270
408
324
358
435
571
877
1295
1422
1747
2284
3428
2088
2795
3685
5527
2975
3670
4526
6020
8007
17533
21270
27920
42191
64517
(三)土壤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74
134
111
178
288
243
399
530
466
566
742
1122
1717
(四)多目標土壤測量預算標準
單位:元/樣
采樣深度
1點/16km2
1.5~2m
303
365
1點/4km2
163
202
1點/km2
0~20cm
95
105
151
二、巖石測量
(二)巖石測量預算標準
333
478
597
216
266
353
540
569
704
1803
1459
1791
2389
3582
4461
2332
2935
3964
6098
7622
6291
6976
8489
11274
17673
20578
22867
28192
46680
70826
(三)巖石剖面測量預算標準
157
220
315
230
354
187
593
192
239
596
419
463
565
1140
546
1239
1879
三、水地球化學測量
(二)水地球化學測量預算標準
22
26
47
1點/36km2
16
1點/64km2
6.5
注:包括采集深部水樣和地表水樣全部費用。
四、水系沉積物測量
(二)水系沉積物測量預算標準
139
131
179
五、汞氣測量
生產準備,采樣,觀測記錄,留標志,檢查采樣質量,加工樣品,送樣,樣品分析,編制成果草圖,整理原始資料,編寫化探工作報告(總結)。
(二)汞氣測量預算標準
72711
79178
86923
88400
91084
22441
22726
23016
23501
24178
8293
8376
8460
8610
8806
4543
4592
4643
4733
4860
1321
1356
1378
1420
501
517
536
279
285
六、地氣測量
(二)地氣測量(納米級物質測量)預算標準
161
93
132
500×250
1000×500
479
2000×500
360
559
639
注:金礦勘查測金、銀、砷、銅和鉛五項,工程勘查測汞、氡和二氧化碳,費用另計。
七、地熱化探測量
(二)地熱化探測量預算標準
普查
500×500
1578
1776
1972
2367
3155
詳查
100×100(50)
7889
9466
11044
15777
注:分析汞、砷、銻、鉍四個元素,費用另計。
第四節 物化探測網與剖面布設
生產準備(根據控制、連測的起始點等,進行定點測量),安置儀器,跑標尺,觀測記錄,取下儀器,留標志(包括埋設固定標志),轉站搬遷,檢查觀測結果,計算、復算觀測結果,繪圖,檢查驗收,提交原始資料,編寫測繪工作結果。
二、測網布設預算標準
單單位:元/km2
355
940
1597
1012
1162
1542
3083
5580
1215
1394
1850
3700
6696
2784
3244
4349
8490
14956
50×10
3382
3893
5218
10188
17947
7938
11102
14841
29624
55625
16797
23469
51080
63390
119993
三、剖面布設預算標準
單單位:元/km
370
670
194
267
357
711
1335
四、測網等外水準測量預算標準
489
609
1093
1856
1177
1351
1659
3586
6488
1412
1621
2151
4303
7786
3238
3773
5057
9873
17392
3991
4528
6068
11848
20870
9231
12909
17256
34444
64676
注:剖面性工作按本標準提高20%。
第五節 航空物探
野外飛行,測量,記錄,數據整理,提交資料。
二、單磁預算標準
條件
機場到
測區距離
(km)
測區飛行測線千米分類(萬km)
0~0.5
>0.5
~1.0
>1.0
~1.5
>1.5
~2.25
>2.25
~3.0
>3.0
山區
1:1萬
~
1:2.5萬
0~100
101~200
1:5萬
92
116
201~300
1:10萬
1:20萬
88
113
1:25萬
1:100萬
平原 丘陵
112
97
125
84
注:1.本標準不包括租機費。
2.本標準不包括調機(如安裝儀器及到達、離開測區機場往返)飛行的小時費。
3.本標準不包括地面設定位導航點的全部費用。
4.因增設地面導航點(組),影響飛行生產效率而延長施工期所發生的全部費用,不在標準中,應另行計算。
5.測區飛行測線千米,以分類千米數檔次計算費用。
6.航空收費標準,以民航局發[1994]30號文為依據,若有調整應另行計算。
7.本標準按使用Y-12或雙水獺中型機,在海拔3000m以下作業計算,若使用直升機作業,按本標準提高90%;海拔在3000m以上時,使用密封增壓艙機型作業,按本標準提高100%。
8.在沙漠地區,本標準按下表比例提高:
方法
平原
丘陵
山 區
海拔>3000m
海拔≤3000m
單磁
14%
27%
磁放
15%
29%
磁放電
17%
32%
12%
11%
20%
21%
16%
9.海上作業,按本標準提高50%。
10.以下磁放、磁放電預算標準同此注。
三、磁放預算標準
(km)
138
135
四、磁放電預算標準
147
第五章 鉆 探
第一節 礦產地質鉆探
生產準備,安裝與拆卸鉆機,鉆進,護壁,取芯,校正孔深,測斜,填寫班報表,簡易水文觀測,封孔,清理鉆具,移至新點。
二、巖石分級
巖石
級別
巖石類別
(硬度)
代 表 性 巖 石
松軟
疏散
次生黃土,次生紅土,泥質土壤,松軟的砂質土壤(不含石子及角礫)沖積砂土層,濕的軟泥,矽藻土,泥炭質腐植土(不含植物根)
較松軟
黃土層,紅土層,較軟的泥灰層,含10~20%礫石(小于30mm)的粘土質及砂質土層,砂漿黃土層,松軟的高嶺土類(包括礦層中之粘土夾層),泥炭及腐植層(帶有植物根)
軟
全部風化變質頁巖、板巖、千枚巖、片巖,輕微膠結的砂層含有超過20%礫石(大于30mm)的砂質土壤及超過20%的砂漿黃土層,泥灰巖,石膏質土層,滑石片巖,軟白堊,貝殼石灰巖,褐煤,煙煤,松軟的錳礦
較軟
頁巖,砂質頁巖,油頁巖,碳質頁巖,含錳頁巖,鈣質頁巖……及砂質頁巖互層,較致密的泥灰巖、泥質砂巖、塊狀石灰巖、白云巖,風化劇烈的橄欖巖、純橄欖巖、蛇紋巖,鋁礬土,菱鎂礦,滑石化蛇紋巖、磷灰巖,中硬煤層,巖鹽,鉀鹽,結晶石膏,高嶺土,褐鐵礦,凍結的含水砂層,火山凝灰巖
稍硬
卵石、碎石及礫石層,崩積層,泥灰板巖,絹云母、綠泥石板巖、千枚巖、片巖,細粒結晶石灰巖、大理巖,較松軟的砂巖、蛇紋巖、純橄欖巖,蛇紋巖化的火山凝灰巖,風化的角閃石斑巖,粗面巖,硬煙煤,無煙煤,松散砂質的磷灰礦,凍結的:粗粒砂礫層、礫層、泥層、砂土層,螢石帶
Ⅵ
中等硬
石英綠泥石云母板巖、千枚巖、片巖,輕微矽化的石灰巖,方解石及綠簾石矽卡巖,含黃鐵礦斑點的千枚巖、板巖、片巖,鐵帽,鈣質膠結的礫石、長石砂巖、石英砂巖,微風化含礦的橄欖巖及純橄欖巖,石英粗面巖,角閃石斑巖,透輝石巖,輝長巖,陽起石,輝石巖,凍結的礫石層,較純明礬石
Ⅶ
含角閃石、云母、石英、磁鐵礦、赤鐵礦的板巖、千枚巖、片巖,微矽化的板巖、千枚巖、片巖,含石英粒的灰巖,含長石石英砂巖,微片巖化的鈉長斑巖,斜面巖,角閃石斑巖,輝綠凝灰巖,方解石化的輝石、石榴石矽卡巖,矽質葉臘石(壽山石)多孔石英,有矽質的海綿狀鐵帽,鉻鐵礦,硫化物礦,菱鐵赤鐵礦,含角閃石磁鐵礦,含礦的輝石巖類,含矽的角閃石巖類,鈣質和矽質膠結的礫石層,碎石層,輕微風化粗粒花崗巖、閃長巖、斑巖、輝長巖及其他火成巖,矽質石灰巖,松散磷灰石礦,赤鐵礦
Ⅷ
硬
矽化絹云母板巖、千枚巖、片巖、片麻巖,綠簾石巖,明礬石,含石英的炭質巖石,含石英重晶石巖石,含磁鐵礦及赤鐵礦的石英巖,粗粒及中粒的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鈣質膠結的礫巖,輕微風化的花崗巖、花崗片麻巖、偉晶巖、閃長巖、輝長巖、石英電氣石巖類、玄武巖、輝綠巖,鈣質斜長石,輝石巖,安山巖,石英安山巖,含礦的橄欖巖等。中粗結晶鈉長斑巖、角閃斑巖、層狀黃鐵礦,磁硫鐵礦層,細粒矽質膠結的石英砂巖、長石砂巖,含大塊燧石石灰巖,粗粒寬條帶的磁鐵礦、赤鐵礦
Ⅸ
高矽化的板巖、千枚巖、石灰巖及砂巖等,粗粒的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花崗片麻巖、正長巖、輝長巖、粗面巖,偉晶巖,微風化的石英粗面巖、微晶花崗巖,凝灰巖、角頁化凝灰巖,絹云母角閃巖,細晶質的輝石、綠簾石、石榴石矽卡巖,矽鈣硼石,石榴石,鐵鈣輝石,微晶矽卡巖,細粒細紋狀的磁鐵礦、赤鐵礦石英巖,含石英的黃鐵礦,帶有相當多黃鐵礦的石英,含石英質的磷灰層
Ⅹ
堅硬
細粒的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花崗片麻巖,流紋巖,微晶花崗巖,石英鈉長斑巖,石英粗面巖,石英偉晶巖,細紋矽卡巖、角頁巖,含有硫化礦物的角頁巖,層狀磁鐵礦層夾有角頁巖薄層,致密的石英鐵帽,含碧玉、瑪瑙的鋁礬土,玉髓層
Ⅺ
剛玉巖,石英巖,碧玉巖,塊狀石英,最硬的鐵質角頁巖,含赤鐵礦、磁鐵礦碧玉巖,碧玉質的矽化板巖,燧石層
Ⅻ
最堅硬
完全沒有風化的極致密的石英巖、碧玉巖、角頁巖、純鈉輝石剛玉巖、石英、燧石、碧玉
注:巖石級別的選取,以占主體的代表性巖石為準。各孔段巖性變化較大的可以分段選取或加權平均計算。
三、礦產地質鉆探
(一)機械巖心鉆探預算標準
單位:元/m
孔深(m)
巖石級別
Ⅹ~Ⅻ
0~200
412
468
520
588
682
900
473
525
688
908
0~400
558
631
965
0~500
390
453
515
572
990
0~600
405
595
672
780
1030
0~700
352
469
779
1192
0~800
362
638
709
801
929
1227
0~900
374
660
828
961
1268
0~1000
386
599
680
756
854
991
1308
0~1200
700
778
879
1020
1346
注:1.斜孔85°按本標準提高10%;斜孔80°按本標準提高20%; 斜孔75°按本標準提高30%。
2.項目年度工作量≤300m時,按本標準提高15%;項目年度工作量>300m、≤500m時,按本標準提高10%;項目年度工作量>500m、≤800m時,按本標準提高5%。
(二)砂鉆預算標準
預 算 標 準
0~20
>20
注:水上砂鉆按本標準提高30%。
(三)取樣鉆預算標準
156
(四)礦產地質水平鉆探預算標準
單單位:元/m
巖 石 級 別
294
391
455
534
603
804
1068
372
495
576
676
1352
740
955
1114
1481
第二節 水文地質鉆探
生產準備,安裝與拆卸鉆機,用套管或泥漿護壁,鉆進,取樣,校正孔深,測斜,簡易水文觀測,洗井,填寫班報表,下入井管,抽水試驗,填礫,封孔,移至新點。
代 表 性 巖 石 名 稱
腐植土,松散黃土,粉砂,砂質粘土,半膠結砂礫砂
粗砂,中砂細砂,粘土,含少量的姜石,砂質或粘土質層,含礫石10~20%直徑不超過30mm的砂土層
含礫石姜石40%以下直徑不超過50mm的砂土質層,或砂礫石層,較致密的膠結砂,強風化基巖
泥砂巖,頁巖,砂質頁巖,石灰質頁巖,鈣質頁巖,泥灰巖,凝灰質砂巖,鈣質結核直徑雖超過50mm,但含量在40%以下的砂礫巖
灰巖,細粒結晶灰巖,泥質灰巖,灰質白云巖,角頁巖,風化的安山巖,大理巖,石英斑巖
白云質灰巖,含礫卵石超過40%以上直徑為50mm以上的礫卵砂層,輕微風化的石英巖,大理巖,白云質灰巖,白云巖,石英砂巖,紫紅色砂礫巖,玄武巖,含卵礫石超過30%直徑為50mm以上的
玄武巖、輕微風化的粗粒花崗巖、矽化大理巖、石英斑巖、閃長巖
夾石英條帶的石灰巖、片麻巖、花崗片麻巖、細砂質石英砂巖、致密的玄武巖
三、水文鉆探預算標準
(一)口徑:φ<201mm 單位:元/m
孔深 (m)
269
364
458
307
376
755
635
730
914
1078
614
889
1282
1508
789
969
1313
1646
1941
1269
1456
1827
2155
972
1194
1409
1617
2029
3326
1079
1564
1795
2461
3413
1197
1472
1735
1984
2538
3516
1329
1633
1926
2149
2648
3592
注:本標準不含成井材料費用。
(二)口徑:φ201~250mm 單位:元/m
297
505
831
699
1009
1187
678
977
1413
1660
1059
1243
>500
964
1180
1390
(三)口徑:φ251~300mm 單位:元/m
381
552
452
532
611
774
909
528
874
1104
1299
738
1546
918
1128
1024
1258
(四)口徑:φ301~350mm 單位:元/m
321
643
758
450
901
1062
927
1302
1517
1392
1222
1492
1760
1361
1663
1962
(五) 口徑:φ>350mm 單位:元/m
433
585
866
605
721
821
1031
1211
1170
1075
1311
1543
1955
1518
1849
2180
第三節 地熱鉆探
安裝與拆卸鉆機,鉆進,護壁,填寫班報表,下管,固井,止水,電測井,機械洗井,試水,成井。
二、巖石分類
粘土、礫石層、沙土、沙層、泥巖、砂巖、鈣砂巖、泥礫巖
灰巖、白云巖、頁巖、硅巖、石英砂巖、玄武巖、安山巖、凝灰巖、硅巖層
三、地熱鉆探預算標準
孔 深 (m)
巖 石 分 類
869
0~1500
913
1015
0~2000
1088
0~2500
1036
1150
0~3000
1210
0~3500
1153
第四節 工程地質鉆探
生產準備,安裝與拆卸鉆機,鉆進,取芯,校正孔深,測斜,填寫班報表,簡易水文觀測,護壁,封孔,清理鉆具,移至新點。
軟塑的粘性土、有機土(淤泥、泥炭、耕土),含硬雜質在10%以內的人工填土
可塑的粘性土、粉土,軟塑的粉土,新黃土,含硬雜質在10~12%的人工填土,粉砂,細砂,中砂
硬塑、堅硬的粘性土、粉土,含硬雜質在25%以上的人工填土,老黃土,殘積土,粗砂,礫砂,礫石,輕微膠結的砂層,石膏,褐煤,軟煙煤,軟白堊
泥質頁巖,砂質頁巖,油頁巖,炭質頁巖,鈣質頁巖,泥質砂巖,較松散的砂巖,砂頁巖互層,泥質板巖,滑石綠泥石片巖,云母片巖,泥灰巖,泥灰質白云巖,巖熔化石灰巖及大理巖,鹽巖,結晶石膏,斷層泥,無煙煤,硬煙煤,火山凝灰巖,強風化的巖漿巖及花崗片麻巖,凍土,凍結砂層,粒徑20~40mm含量大于50%的卵(碎)石層,金屬礦渣
長石砂巖,鈣質膠結的長石石英砂巖,鈣質砂巖,鈣質膠結的礫巖,灰巖及輕微硅化灰巖,大理巖,白云巖,橄欖巖,蛇紋巖,板巖,千枚巖片巖,凝灰質砂巖,集塊巖,弱風化巖漿巖及花崗片麻巖,凍結礫石層,粒徑40~80mm含量大于50%的卵(碎)石層,混凝土構件、砌塊、路面
中粒與粗粒的花崗巖、閃長巖、正長巖、輝長巖、花崗片麻巖,粗面巖,安山巖、輝綠巖,玄武巖,偉晶巖,輝石巖,硅化板巖,千枚巖,砂巖,灰巖,硅質膠結的礫巖,硅化或角頁化的凝灰巖,粒徑80~130mm含量大于50%的卵(碎)石層,半膠結的卵石層
細粒的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花崗片麻巖,流紋巖,微晶花崗巖,石英粗面巖,極致密的玄武巖,安山巖,角閃巖,粒徑130~200mm含量大于50%的卵(碎)石層,膠結的卵石層
碧玉巖,剛玉巖,碧玉質硅化板巖,角閃巖,石英巖,燧石巖,粒徑>200mm超過50%的漂(塊)石層
注:1.基巖破碎帶鉆進取芯時,地層類別可提高一級。
2.Ⅳ、Ⅴ類卵(碎)石層中大于100mm的粒徑含量大于20%,或各類卵(碎)石含有漂石時,地層類別可提高一級。
三、工程地質鉆探預算標準
Ⅰ-Ⅲ
0~10
259
330
242
504
0~30
291
606
0~40
348
598
0~50
698
309
627
797
966
341
522
707
1055
注:1.北京鏟、洛陽鏟、螺紋鉆按本標準的30%計算。
2.水上鉆探按本標準提高30%。
第五節 原位測試
一、標準貫入試驗
清理鉆孔,安裝與拆卸設備,測量鉆桿長度,貫入,記錄貫入次數及深度,清理貫入器,整理試驗資料。
(二)巖石分類
巖石分類同工程地質鉆探。
(三)標準貫入試驗預算標準
單位:元/次
試驗深度 (m)
>50
注:成孔費按鉆探標準另計。
二、動力觸探
清理鉆孔、安裝與拆卸設備,測量觸探桿長度,錘擊貫入,記錄錘擊次數及貫入深度,清理貫入器或觸探頭,整理試驗資料。
(三)動力觸探測試預算標準
類型
深度 (m)
輕型(N10)
<5
中型(N28)
<10
69
重型(N63.5)
≤20
>20
219
超重型(N120)
三、靜力觸探
測試準備,安裝與拆卸設備,檢查探頭,上下觸探桿,進行靜力觸探測試,記錄、整理試驗資料。
(三)靜力觸探測試預算標準
測試深度(m)
輕便型
10~20
單橋探頭
>10~20
雙橋探頭
四、靜載荷試驗、樁載荷試驗
布置場地,搭試驗棚,安裝與拆卸設備,設置觀測點和照明設施,校正觀測儀器,加荷,觀測記錄,卸荷整理試驗資料。
(二)靜載荷試驗、樁載荷試驗預算標準
試驗項目及規格
設備安裝與拆卸 (元/點次)
加荷與觀測費
(元/臺班)
靜載荷試驗底板面積0.1~0.5m2
942
377
靜載荷試驗底板面積1m2
靜載荷試驗底板面積4m2
1884
靜載荷試驗底板面積9m2
2826
樁載荷試驗
注:1.試坑開采,疏干排水及沉樁、錨樁費另計。
2.試驗設備的搬遷、加荷體的運輸及吊裝費另計。
3.推樁與拔樁試驗的預算標準同樁載荷試驗。
4.點載荷試驗每點按50元計費。
五、旁壓試驗
檢查與調試儀器儀表,安裝與拆卸設備,試驗觀測記錄,整理試驗資料。
(二)旁壓試驗預算標準
測試深度 (m)
試 驗 壓 力
高壓(>25kg/cm2)
低壓(<25kg/cm2)
<15
>15
注:成孔費用按鉆探標準另計。
六、十字板剪切試驗
清理鉆孔,安裝與拆卸儀器設備,試驗,觀測記錄,清理儀器,整理試驗資料。
(三)十字板剪切試驗預算標準
試驗深度 (m)
10.1~20
20.1~30
七、壓水、注水試驗
布置試驗場地,校正儀器,安裝與拆卸設備,試驗,觀測記錄,整理試驗資料。
(二)壓水、注水試驗預算標準
單位:元/段·次
壓水試驗
試驗深度<20m
試驗深度>20m
2013
2416
注水試驗
鉆孔注水
探井注水
165
注:鉆探、探井試坑及供水費用另計。
八、大面積剪切試驗
布置場地,搭試驗棚,修理試塊,安裝與拆卸試驗設備,進行試驗,做好記錄,整理試驗資料。
(二)大面積剪切試驗預算標準
單位:元/組
試驗面積(cm2)
2500
5000
粘性土
791
1131
強風化巖石、大塊碎石土
巖體弱面
巖體
2261
注:1.試坑開挖費用另計。
2.當壓應力超過0.5MPa時,每增加一級荷重按本標準提高20%。
3.水下剪切按本標準提高20%。
九、孔隙水壓力試驗
安裝與拆卸儀器,埋設測頭,測試,記錄,計算,繪制圖表,整理試驗資料。
(二)孔隙水壓力試驗預算標準
測試深度
觀測時間
單價
說明
孔深<10m
一個月
11658
以6個測頭為基數,每增加一個測頭增加235元
注:成孔費用按鉆探預算標準另計。
十、地基剛度測試
引接電源,裝置儀器,安裝震源,布設檢波器及其路線,試驗,觀測,記錄,復測檢查,拆卸裝置,清理儀器,埋設標志,整理試驗資料。
(二)地基剛度測試預算標準
激振方式
模擬基礎底
面積(m2)
測試深度(m)
地面
>1
自由振動
1366
2049
2732
強迫振動
<4
2188
3279
>4
4099
4918
注:試坑開挖、搭棚、模擬基礎等費用另計。
十一、波速測試
試驗裝備,裝置與拆卸儀器,試驗,觀測記錄,復測檢查,整理試驗資料。
(二)波速測試預算標準
測試方法
測 試 深 度(m)
>20~30
>30~50
單孔法
跨孔法
154
注:鉆孔費用、塑管費用另計。
第六章 山地工程
第一節 坑 探
生產準備,掘進,通風排煙,出碴,支護,排水,沖洗硐壁,填寫班報表,完工后封閉坑口。
分級
砂,松散砂土,腐植質層,泥碳,潮濕疏散的黃土
輕的黃土狀的砂質粘土,細粒及直徑達15mm的中等砂礫,致密的腐植質層,泥碳及帶直徑達30mm的根的腐植質層,混有礫石及碎石的砂及腐植質層
油性軟粘土,重砂質粘土,砂礫、礫石及直徑15~40mm的小碎石,干燥黃土及混有礫石或砂礫的微濕黃土,腐植質層或帶有30mm以上的植物根的泥碳,混有小碎石或礫石的砂質粘土、Ⅳ級及更高級巖石的廢石堆
重(土質)粘土,重砂質粘土,含有重達50kg的巨礫(巨礫占巖石體積的10%)的冰磧土,頁巖,純的或含有重10kg的漂礫的直徑達90mm的巨大礫,鹽磧土。軟的泥灰巖及蛋白土,帶有重達50kg巨礫(巨礫數量占巖石體積的10~30%)冰磧石,Ⅴ級及更高級細碎巖石,基層經機械破碎后的產物,膠結不緊的石灰巖—介殼石灰巖,硅藻土,煤(軟的),滑石化的蛇紋巖,變為碎石的巖石
泥質頁巖,結晶片巖,滑石—綠泥石片巖,云母片巖,絹云母片巖及瓦板巖,強烈風化巖,高嶺土化的花崗巖,閃長巖,正長巖及其他風化的火成巖,火山凝灰巖,炭質頁巖及油頁巖,泥灰質石灰巖,石膏巖鹽及鉀鹽,多孔灰巖,致密白堊,膠結不緊的結核狀磷灰巖,煤,帶有粘土質膠結物的礫巖,白鉛礦礦石,糖晶狀磷灰石礦石,淋濾黃鐵礦石,多孔風化鐵礦石
蛇紋巖,蛇紋石化純橄欖巖,片麻巖,硅化泥質頁巖,硅化滑石、綠泥石片巖,硅化云母片巖,硅化絹云母片巖及其他硅化片巖,假象赤鐵礦石,磷灰石—霞石礦石,致密粘土狀鋁土礦,帶有磷酸鹽或碳酸鹽膠結物(或板狀)的結核狀磷灰石,致密灰石,煤,大理石,白云石,帶有石灰質膠結物的礫石及砂巖,泥板巖,硬石膏
粗粒火成巖:花崗巖、花崗閃長巖、正長巖、偉晶巖、輝長巖、純橄欖綠巖等,花崗片麻巖,致密磁鐵礦赤鐵礦石、褐鐵礦、菱鐵礦、菱鎂礦,硅質變質巖,白云巖化灰巖,硅質鋁土礦,密層狀磷灰石
中粗火成巖:花崗巖、花崗閃長巖、正長巖、偉晶巖、橄欖巖、輝巖、角斑巖、輝長巖等,矽卡巖礦石,硅化強烈的黃鐵礦,致密的銅鎳礦石及赤鐵礦石,片理發育良好并含鐵礦石夾層的石英巖,磁鐵礦及赤鐵礦石英巖,磁鐵長英巖,硅質膠結的沉積巖的礫巖,石英電氣石(英電石),硅化層狀磷灰石
細粒火成巖:花崗巖、花崗閃長巖、閃長巖、輝長巖、二長巖、斑巖和玢巖、鈦磁鐵礦、角閃磁鐵礦、輝石矽卡巖,硅硼鈣石—鈣鐵輝石矽卡石,粒狀石英石,碧玉狀硅質頁巖、硅化砂巖、硅質膠結物膠結的火成巖卵石組成的礫巖
微粒及玻璃質噴出巖:安山巖、玄武巖、粗面巖、石英斑巖、輝綠巖、玢巖等,石英云英石,硅質片巖,硅硼鈣石—石榴子石片巖,矽化矽卡巖
無風化痕跡的致密狀石英質沉積變質巖:角巖、鈦質角巖、硅質片巖、鋼玉、石英巖、碧玉、鐵質巖、燧石
三、坑探預算標準
Ⅹ~Ⅺ
486
910
451
587
795
948
1241
474
519
968
533
629
1023
1336
516
553
752
871
1045
1386
582
785
915
1103
1449
注:本標準適用于斷面小于3.6m2,斷面3.6~4 m2按本標準提高30%。
第二節 淺 井
一、土石井
生產準備,掘進,出碴,支護,修幫清底,填寫班報表,清理場地,移至新點,完工后回填、踏實、埋設水泥標志。
(二)地層分類
土質層相當于坑探巖石分級Ⅰ、Ⅱ級,風化巖層相當于坑探巖石分級Ⅲ、Ⅳ級,硬巖層相當于坑探巖石分級Ⅴ級以上。
(三)土石井預算標準
地 層 分 類
土質層
風化巖層
硬巖層
0~5
345
902
687
1359
1403
二、砂井
準備工具,河床選點,圍井壁淘沙,清理現場。
(二)砂井預算標準
井 深 (m)
684
859
三、小圓井
同土石井。
(三)小圓井預算標準
深度(m)
0~4
0~8
第三節 槽 探
測繩劃定槽探邊界,清除所遇樹根或竹根。土方用鏟、鎬挖掘并將其拋至地表,鏟平槽底、槽壁。土石方使用人工打眼、裝藥爆破,除碴,清底,修幫。完工后回填、踏實、埋設水泥標志。
二、地層分類
土方相當于坑探巖石分級Ⅰ、Ⅱ級,土石方相當于坑探巖石分級Ⅲ、Ⅳ級。
三、槽探預算標準
單位:元/m3
土方
土石方
0~1.5
30
46
0~3
38
第七章 巖礦試驗
第一節 巖礦分析
根據試樣和分析要求,進行試驗、計算、繪制圖表、檢查、匯總、審核、提交成果。
二、一般巖礦分析預算標準
序 號
試 驗 項 目
試驗方法
單 位
預算標準 (元)
全鐵 (TFe)
項
可溶鐵 (KFe)
硫化鐵 (FeS)
二氧化硅 (SiO2)
游離二氧化硅 (fSiO2)
三氧化二鋁 (Al2O3)
三氧化二鐵 (Fe2O3)
氧化亞鐵 (FeO)
氧化鈣 (CaO)
氧化鎂 (MgO)
氧化鉀 (K2O)
氧化鈉 (Na2O)
二氧化錳 (Mn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鈦 (TiO2)
二氧化碳 (CO2)
結晶水 (H2O+)
燒失量 (LOI)
吸附水 (H2O-)
硫 (S)
燃燒法
三氧化硫 (SO3)
重量法
三氧化二鉻 (Cr2O3)
三氧化二硼 (B2O3)
總腐植酸
25
錳 (Mn)
水不溶物
酸不溶物
28
固定碳
氧化鋇 (BaO)
硫酸鋇 (BaSO4)
碳酸鋇 (BaCO3)
氧化鍶 (SrO)
氟化鈣 (CaF2)
水溶鹽
銅 (Cu)
鉛 (Pb)
鋅 (Zn)
鎳 (Ni)
鈷 (Co)
錫 (Sn)
鎢 (W)
鉬 (Mo)
砷 (As)
銻 (Sb)
鉍 (Bi)
汞 (Hg)
碲 (Te)
硒 (Se)
鎵 (Ga)
銦 (In)
鉈 (Tl)
銣 (Rb)
銫 (Cs)
鈹 (Be)
鍺 (Ge)
鎘 (Cd)
鉻 (Cr)
鋯 (Zr)
59
鉿 (Hf)
鈮 (Nb)
鉭 (Ta)
鈾 (U)
釷 (Th)
錸 (Re)
釩 (V)
66
鋰 (Li)
氮 (N)
硼 (B)
氟 (F)
氯 (Cl)
溴 (Br)
碘 (I)
鍶 (Sr)
稀土總量 (TRE2O3)
件
Ce組稀土(RE(Ce))
Y組稀土(RE(Y))
稀土分量(15元素)(RE15)
78
金 (Au)
火法試金
銀 (Ag)
鉑 (Pt)
鈀 (Pd)
鋨 (Os)
釕 (Ru)
銠 (Rh)
銥 (Ir)
鉀
鐳
放化法
物化法
微量鈾
微量釷
釷鉀含量
價態鈾
硅酸鹽分析(分析13項)
295
碳酸鹽分析(分析14項)
鋁土和粘土分析(分析13項)
石英巖分析(分析9項)
260
三、物相分析預算標準
預算標準(元)
鐵物相(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菱鐵礦、硫鐵礦、硅鐵礦)
樣
237
鉬物相(氧化鉬、硫化鉬 、鉬華)
鎢物相(鎢華、白鎢、黑鎢)
鉛物相(硫酸鹽鉛、硫化物鉛、氧化物鉛、碳酸鉛)
鋅物相(硫酸鹽鋅、硫化物鋅、氧化物鋅)
195
硫物相(硫酸鹽硫、硫化物硫、自然硫)
錫物相(氧化錫、硫化錫、膠態錫、硅酸鹽錫、硅酸鹽包裹物)
鉍物相(氧化鉍、硫化鉍)
銅物相(硫酸鹽銅、氧化銅、結合銅、自然銅、原生硫化銅、次生硫化銅)
砷物相(氧化砷、硫化砷)
銻物相(氧化銻、硫化銻)
鎳物相(硫酸鎳、氧化鎳、硫化鎳、硅酸鎳)
鈷物相(硫化物鈷、氧化物鈷)
汞物相(自然汞、硫化汞、氧化汞)
金物相(游離自然金、連生體金、硫化物中金、硅酸鹽中金、碳酸鹽中金、褐鐵礦中金)
四、單礦物分析預算標準
不分礦種,所分析項目,按“一般巖礦分析”中相應試驗項目預算標準的150%計算;若同一礦種一次送樣少于5個樣品,再提高50%;若一個樣品送樣量少于100毫克,則再按以下比例提高:
樣品重量(毫克)
提高比例(%)
50~99
20~49
10~19
5~9
< 5
180
五、 樣品加工預算標準
樣品重量(Kg)
< 2
>2~5
>5~10
> 10
第二節 化探分析
根據試樣和分析要求,進行加工、試驗、計算、繪制圖表、檢查、匯總、審核、提交成果。
二、化探樣品綜合分析預算標準
序號
分 析 項
土壤樣
54種元素指標
10種元素
水系沉積物樣
39種元素
基巖樣
有效態分析
13項
形態分析
7步
樣·元素
水化學分析
26項
注:1.水系沉積物樣如加測鉑、鈀,在本標準基礎上增加30元。
2.形態分析只做一步40元,每增加一步增加10元。
三、化探單項分析預算標準
試驗項目
硅 (Si)
鋁 (Al)
鐵 (Fe)
鈦 (Ti)
鈣 (Ca)
2.7
鎂 (Mg)
鉀 (K)
鈉 (Na)
磷 (P)
鋇 (Ba)
7.0
5.6
鑭 (La)
釔 (Y)
鐿 (Yb)
8.4
鈧 (Sc)
鈰 (Ce)
鐠 (Pr)
釹 (Nd)
釤 (Sm)
銪 (Eu)
釓 (Gd)
鏑 (Dy)
鈥 (Ho)
鉺 (Er)
銩 (Tm)
镥 (Lu)
鐳 (Ra)
碳 (C)
金元素分量
NAA法
金地氣測量
第三節 土壤分析
二、土壤化學性質及常量養份分析預算標準
pH
氧化還原電位
陽離子交換量
交換性鈣、鎂
交換性鉀、鈉
交換性鹽基總量
交換性酸
石灰用量
碳酸鹽測定
有機質
腐植質
全氮
銨態氮
硝態氮
全磷
有效磷
全鉀
速效鉀
緩效鉀
全硫
有效硫
有效硅
硫化物
烴類分析
粘土分離
泥質含量
粘土定量分析
三、土壤水溶性鹽分析預算標準
全鹽量
碳酸根 (CO32-)
重碳酸根 (HCO3-)
氯根 (Cl-)
硫酸根 (SO42-)
四、土壤礦物質全量分析預算標準
X熒光光譜法
4.2
燒失量(LOI)
五、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屬元素分析預算標準
全硼
有效硼
全鉬
有效鉬
全錳
有效錳
全鋅
有效鋅
全銅
有效銅
有效鐵
氰 (CN)
第四節 水質分析
二、水質綜合分析預算標準
一般水樣
簡分析
全分析
飲用水
1072
礦泉水
1340
三、水質單項分析預算標準
5.4
氯離子 (Cl - )
游離二氧化碳 (f CO2 )
硫酸根(SO42-)
碳酸氫根(HCO3-)
碳酸根(CO2-3)
6.7
氫氧根(OH-)
鉀離子(K+)
鈉離子(Na+)
鈣離子(Ca2+)
鎂離子(Mg2+)
總硬度
溶解性總固體
銨根(NH4+)
全鐵(TFe)
硝酸根(NO-3)
亞硝酸根(NO2-)
氟離子(F-)
磷酸根(PO3-4)
偏硅酸(H2SiO3)
耗氧量(COD)
色
渾濁度
臭和味
肉眼可見物
揮發酚類
氰化物
總β活性
226Ra放射性
細菌總數
大腸細群
六價鉻 (Cr6+)
偏硼酸 (H2BO3)
氡 (Rn)
鈾
二價鐵、三價鐵
Eh
溶解氧
硫化氫(H2S)
第五節 光譜半定量分析
二、光譜半定量分析預算標準
分析方法
撒樣法
垂直電極法
水樣全分析
單礦物全分析
第六節 非金屬礦物性測試
二、非金屬礦物性測試預算標準
吸藍量
陽離子交換總量(CEC)
交換性鉀(EK+)
交換性鈣(E1/2Ca2+)
交換性鎂(E1/2Mg2+)
可溶鹽
膠質價
6.3
溶脹度
吸水率
比表面積
脫色力
活化后脫色力
濕壓強度
熱濕拉強度
造漿率
加堿造漿率
濾失量
加堿濾失量
脫色率
濕篩余量
堆密度
松密度
水分
白度
吸銨量
吸鉀量
游離酸
活性度
粒度分布
電動電位
耐火度
燒后吸水率
燒后顯氣孔率
燒后體積密度
飽和鹽水吸附率
吸油量
飽和鹽水造漿率
塑性指數
液限
塑限
燒結溫度
懸浮性
砂石量
沉降體積
二苯胍吸著率
溶解度
熔融溫度
線膨脹率
熱膨脹系數
體積膨脹倍數
線膨脹倍數
熱導率
酸蝕率
堿蝕率
熱失率
電阻率
電擊穿強度
第七節 煤質分析
二、煤質分析預算標準
全水分
最高內在水分
灰分
揮發分
硫化鐵硫
硫酸鹽硫
發熱量
碳
氫
氮
碳酸鹽CO32-
相對密度
視相對密度
膠質層厚度Y
最終收縮度X
羅加指數
粘結指數
變形溫度
軟化溫度
流動溫度
焦油產率
干餾總水分產率
半焦產量
焦型
燃點
煤塵爆炸
258
腐植酸
可磨性
活性
結渣性
瓦斯
結渣率
熱穩定性
透過率
自由膨脹度
奧亞膨脹度
三、煤灰成份分析預算標準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鋁
三氧化二鐵
二氧化鈦
二氧化錳
氧化鈣
氧化鎂
氧化鉀
氧化鈉
三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鍺
鎵
釷
錸
氟
砷
氯
第八節 巖礦鑒定與試驗
二、巖礦鑒定及測試預算標準
制 片
薄片制片
片
光片制片
費氏臺制片
探針制片
包裹體制片
疏松樣品制片
巖礦鑒定
薄片鑒定(一般)
光片鑒定(一般)
薄片鑒定(復雜)
光片鑒定(復雜)
顯微硬度
反射率
粒度分析(薄片)
費氏臺測定
巖組測定
顯微密度
激光
差熱分析
紅外光譜
包體測溫
流體包體
均一法
爆裂法
冷凍法
玻璃包體
X射線衍射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晶胞參數(高級晶系)
晶胞參數(中級晶系)
晶胞參數(低級晶系)
有序度
三斜度
電子探針
能譜分析
波譜分析(≤5元素)
波譜分析(5~10元素)
波譜分析(≥11元素)
古生物鑒定
大化石古生物鑒定
微體古生物鑒定
穩定同位素
硫
氧
年齡同位素
鉀氬法(全巖)
銣鍶法(全巖)
氚法
鋯石U—Pb
278
14C
40Ar—39Ar法
2420
Ar—Ar法
釤—銣法
460
電子自旋共振
個
銣同位素比值
鍶同位素比值
光釋光
熱釋光
其 他
古地磁
裂變徑跡
787
電鏡分析
有限應變測量
巖石磁學測量
環境磁參數測量
鈾的存在形式
有效原子序數
射氣系數
鈾礦石密度
鈾浸出率
210Po含量
放射性照相
干板法
液體乳膠法
放射性黑度照相
三、重砂鑒定測試預算標準
自然重砂(簡項分析)
自然重砂(多項分析)
自然重砂(全分析)
人工重砂(物質組份鑒定)
人工重砂(詳細鑒定)
1230
單礦物挑選(易選)
克
單礦物挑選(一般)
單礦物挑選(難選)
注:單礦物挑選,易選為粒徑大于40目(0.425mm);一般為粒徑40~80目(0.425~0.18mm);難選為粒徑80~200目(0.18~0.075mm)。
四、巖石試驗和土工試驗預算標準
巖石試驗
抗壓強度
風干
飽和干燥
抗拉強度
抗剪切強度
抗剪斷強度
彈模或變模
彈模+變模
顆粒密度
容重+吸水率
塊體密度
含水率
磨耗量
光澤度
比熱容
三軸強度及變形試驗
擊穿電壓及擊穿強度
耐酸度
耐堿度
點荷載強度
聲波傳播速度試驗
不同荷級膨脹率或線膨脹率
土工試驗
巖石孔隙度
巖石滲透率
礦石濕度
壓縮、抗剪、容重
液塑限顆粒分析
砂
篩析法
粘土
比重法
砂和土
聯合法
礫質砂土
含水量
自由膨脹率
毛細水上升高度
滲透系數
最大分子吸水量
壓縮系數及壓縮模量
直接剪切強度
三軸剪切強度
無側限抗壓強度
第九節 選冶試驗
二、選冶試驗預算標準
試驗室試驗
易選樣
40000
一般樣
50000
難選樣
60000
極難選樣
100000
中間試驗
170000
230000
350000
460000
第八章 其他地質工作
其他地質工作預算標準
一、地質勘查工作測量
1.勘探基線測量
2.剖面線測量
3.工程點測量
815
二、地質編錄
1.鉆 探
礦產地質鉆探
水文地質鉆探
其它鉆探
2.坑 探
3.槽 探
4.淺 井
三、采 樣
1.刻槽樣
10×3cm
2.巖心樣
四、巖礦心保管
五、設計論證編寫
1.礦產評價
份
2.區域地質調查
3.區域水工環調查
25000
4.水工環勘查
15000
5.區域重力、區域化探
6.航空物探
7.遙感地質
六、綜合研究及編寫報告
總經費<500萬元
70000
總經費500~1000萬元
90000
總經費>1000萬元
120000
80000
七、報告印刷
30000
注:工程點測量僅限于鉆探井口及坑探坑口,每個鉆孔或坑口為一點。
第九章 工地建筑
一、工作內容:
在作業區域或附近修建簡易房屋、簡易公路、橋梁及水塔,架設輸電通訊線路,購置活動房、帳篷及蒙古包,以及上述工地建筑的維修工作等。
二、工地建筑預算標準
項目類別
基礎地質調查類
≤5%
其他調查評價類
≤8%
注:計算基數為地形測量、地質測量、物化探、鉆探、山地工程等野外工程手段預算費用之和。
第十章 地區調整系數
地區調整系數
系 數
適 應 地 區
2.0
西藏藏北地區
1.9
西藏其他地區,青海昆侖山脈,新疆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
1.8
巴顏喀拉山脈、阿尼瑪卿山脈,橫斷山山脈,阿爾金西南地區
1.7
大興安嶺依勒呼里山及原始林區
1.6
甘肅、青海祁連山山脈,新疆西天山山脈,阿爾金東北地區,阿爾泰山
四川阿壩地區,甘肅、新疆北山山脈,新疆東天山山脈,新疆阿勒泰地區,大興安嶺其他地區
1.4
阿拉善地區,四川攀西地區,甘肅甘南地區,西南三江中南段,柴達木地區,塔里木沙漠區
1.3
內蒙古東部地區(扎蘭屯、滿洲里以北),小興安嶺,長白山,大巴山(川陜鄂相鄰地區),秦嶺(陜甘川豫相鄰地區),青海其他地區,寧夏賀蘭山
1.2
內蒙古其他地區,黑龍江其他地區,陜北地區,甘肅其他地區,寧夏其他地區,新疆其他地區,南嶺,武夷山,云貴高原東部,大別山區,呂梁山,五指山
1.1
張家口及承德北部地區,遼寧其他地區,吉林其他地區,太行山,泰山,湘鄂贛相鄰地區(幕阜山、九嶺山、廬山),云開地區,桂西北地區,湘西北地區,廣東其他地區,海南其他地區,貴州其他地區,云南其他地區
1.0
除上述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第十一章 地質調查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
一、費用控制比例
費 用 項 目
條 件
控制
比例
人員費
項目年度預算
≤50萬元
≤40%
指從事項目工作人員的工資性費用。人員費額度不超過項目年度預算的控制比例。
>50萬元、
≤100萬元
≤35%
>100萬元
≤30%
專用儀器設備費
≤10%
包括專用設備儀器及軟件購置和試制費。專用儀器設備費總額不超過項目年度預算的10%,最高限額為20萬元;單臺價格不超過5萬元。
外協費
指項目實施所必需的外協測試、施工、加工、軟件研制以及租賃費用。外協費一般不超過項目年度預算的30%。
管理費
不超過項目經費預算的5%。
注:本標準為綜合研究與科學研究類項目的部分費用項目控制比例,其他費用項目按國家有關規定,根據項目工作需要據實編列經費預算。
二、勞動保護費預算標準
類別與條件
勞動保護費
外業
人年
800
適用地區調整系數
內業
下載
上傳標準
相關計算器推薦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收費計算器 >
首頁
計算器
一鍵計算
標準
我的
只有先登錄,才能簽到哦!
登陸 積分查詢